如何消除脂肪肝?從脂肪肝指數及症狀了解如何改善脂肪肝
脂肪肝堆積過多,已成為香港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。根據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的調查,本港患者約佔成年人口的 27%,即是逾 4 分之 1 的成年港人患有脂肪肝 [1]。脂肪肝若未及時改善,可能會從輕微的肝脂肪堆積,進一步惡化成肝炎、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。ZINOMALL 將為大家深入探討脂肪肝的成因、症狀、脂肪肝指數的檢測方式,以及如何透過飲食、運動、保健品等多元方法有效改善脂肪肝。
什麼是脂肪肝?
脂肪肝(Fatty Liver),又稱肝臟脂肪變性,是指肝臟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。當肝臟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 5-10%,就會被診斷為脂肪肝。肝脂肪過多會影響肝臟的正常解毒、代謝、膽汁分泌及營養儲存等功能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肝臟發炎、纖維化,甚至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。肝脂肪的堆積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因此許多人只有在健康檢查時才發現脂肪肝問題,且隨著年齡增長、體重上升,發生率更高。
脂肪肝的常見成因
脂肪肝主要分為「酒精性脂肪肝」(AFLD)與「非酒精性脂肪肝」(NAFLD),兩者的成因明顯不同:
酒精性脂肪肝(AFLD)
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成因是長期大量飲酒。當酒精進入體內,需經肝臟分解代謝,這過程會產生大量還原型輔酶(NADH),促使脂肪酸合成增加,同時抑制脂肪分解,導致脂肪堆積於肝細胞內。此外,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醛和自由基會損傷肝細胞,進一步誘發發炎反應,若長期不戒酒,可能從脂肪肝惡化為酒精性肝炎、肝硬化甚至肝癌。酒精性脂肪肝高風險族群包括長期酗酒者、飲酒量超標者,,長期超標將大幅增加酒精性脂肪肝及相關肝臟疾病的風險。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成因是長期大量飲酒。當酒精進入體內,需經肝臟分解代謝,這過程會產生大量還原型輔酶(NADH),促使脂肪酸合成增加,同時抑制脂肪分解,導致脂肪堆積於肝細胞內。此外,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醛和自由基會損傷肝細胞,進一步誘發發炎反應,若長期不戒酒,可能從脂肪肝惡化為酒精性肝炎、肝硬化甚至肝癌。酒精性脂肪肝高風險族群包括長期酗酒者、飲酒量超標者,,長期超標將大幅增加酒精性脂肪肝及相關肝臟疾病的風險。
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
非酒精性脂肪肝則與酒精無關,主要與肥胖、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、飲食不均衡等生活習慣及代謝異常有關,這在香港都市人極為常見:
- 肥胖與中央肥胖:腹部脂肪過多,內臟脂肪堆積,顯著增加肝脂肪風險
- 糖尿病與胰島素阻抗:血糖控制不良,胰島素作用異常,促使脂肪在肝臟堆積
- 高血脂與高膽固醇:三酸甘油脂、膽固醇過高,增加肝臟脂肪負擔
- 代謝症候群:同時有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及腹部肥胖者風險更高
- 飲食不均衡與缺乏運動:高熱量、高脂肪、精製糖飲食及久坐的生活型態,都是脂肪肝常見成因
- 部分藥物(如類固醇)、遺傳體質、內分泌疾病(如甲狀腺功能低下、多囊卵巢症候群)也可能增加患上脂肪肝的風險
從脂肪肝指數了解相關的症狀
脂肪肝症狀的嚴重程度通常會以肝脂肪含量(脂肪肝指數)來分級,並結合臨床症狀進行評估。不同等級的脂肪肝指數,對應的症狀表現也有所不同。以下將脂肪肝指數分為輕度、中度及重度,並說明各等級常見的症狀,幫助你更清楚了解自身肝脂肪狀況並及早發現問題:
輕度脂肪肝(肝脂肪含量約 5-10%)
此階段肝臟脂肪含量較低,脂肪肝指數(如Fatty Liver Index, FLI)通常在下限範圍內。
輕度脂肪肝常見症狀:
- 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,屬於隱性脂肪肝
- 偶爾可能感到輕微疲勞或精神不振,但容易被忽略
- 健康檢查時,可能發現肝酵素(ALT、AST)略高或肝臟超聲波顯示有輕微脂肪堆積
即使輕度脂肪肝沒有症狀,仍建議及早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,預防惡化。
中度脂肪肝(肝脂肪含量約 10-15%)
此階段脂肪肝指數明顯上升,肝臟超聲波顯示肝臟回音增強,肝酵素異常的機率提高。
中度脂肪肝常見症狀:
- 部分患者開始出現上腹部輕微不適或壓痛感,尤其是在右上腹肝臟區域
- 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,有時伴隨輕微腹脹
- 疲勞感加重,精神狀態不佳
- 肝臟檢查時可能發現肝臟輕度腫大
這個階段若能積極改善脂肪肝(如控制體重、增加運動、合理飲食),脂肪肝指數有機會回落,肝脂肪亦能逐步減少。
重度脂肪肝(肝脂肪含量超過 30%)
脂肪肝指數顯著升高,肝臟超聲波顯示肝臟明顯變白,肝酵素指數(ALT、AST)大多異常升高,甚至合併膽紅素、γ-GT 等指標異常。
重度脂肪肝常見症狀:
- 明顯的上腹悶痛或壓痛,肝臟腫大可觸及
- 食慾明顯下降,消化不良、腹脹感加劇
- 全身疲憊、體力下降,甚至影響日常生活
- 部分患者出現黃疸(皮膚、眼白發黃)、體重減輕
- 嚴重時可能出現意識模糊、肝功能衰竭等危險徵兆
重度脂肪肝已屬高危險族群,必須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,並密切監控脂肪肝指數及肝功能變化,避免進一步惡化為肝炎、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。
如何檢測脂肪肝指數?
脂肪肝指數的診斷與監測,主要依靠以下幾種方式:
1. 腹部超聲波掃描
腹部超聲波是最常用的脂肪肝檢查工具,能夠偵測肝臟是否有脂肪堆積、纖維化或其他異常。醫生會根據肝臟與腎臟的亮度對比、肝門脈與肝靜脈的顯影程度等指標,判斷肝脂肪的嚴重程度。
2. 肝臟功能血液檢驗
抽血檢查肝酵素(如ALT、AST)、肝脂肪指數(如肝脂肪含量、三酸甘油脂、膽固醇等),是評估肝臟健康與脂肪肝嚴重程度的重要依據。若肝酵素指數異常升高,需進一步追蹤與治療。
3. 肝臟穿刺檢查
對於診斷不明確或需判斷脂肪肝嚴重度的個案,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肝臟穿刺取樣(肝臟切片),直接觀察肝細胞內脂肪堆積與發炎、纖維化情形。
4. 其他影像學檢查
如磁力共振掃描(MRI)、電腦斷層掃描(CT)等,也能輔助評估肝脂肪堆積及肝臟結構變化的情況。
如何消除脂肪肝?多管齊下的脂肪肝改善方法
如何消除脂肪肝?脂肪肝可以完全消除嗎?答案是:脂肪肝在未進展至肝硬化前,絕大多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(NAFLD) 都可以逆轉。透過生活習慣的全面調整,肝脂肪堆積會逐步減少,脂肪肝指數也會隨之下降。對於酒精性脂肪肝患者,最關鍵的治療措施是徹底戒酒。以下 ZINOMALL 為大家分享多個脂肪肝改善的有效方法:
1. 調整飲食習慣
- 控制總熱量攝取:維持體重或減重是改善脂肪肝的關鍵,建議每日攝取熱量略低於消耗量,以創造熱量赤字,有助減少肝脂肪
- 減少飽和脂肪與精製糖分:少吃油炸、動物性脂肪、甜點、含糖飲料等,避免肝脂肪堆積
- 多攝取不飽和脂肪與高纖維食物:如橄欖油、堅果、深海魚、蔬果、全穀類,有助改善脂肪肝
- 適量優質蛋白質:蛋、魚、豆類等優質蛋白質,有助於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,避免過量攝取紅肉。
- 戒酒或減少酒精攝取:酒精會加重肝臟負擔,增加肝脂肪與脂肪肝惡化風險
2. 增加規律運動
- 帶氧運動:如急步行、慢跑、游泳、騎單車等,每週至少 3 次、每次 30 分鐘以上,有助燃燒體脂肪、降低肝脂肪
- 阻力訓練:進行適量的阻力訓練(如舉重、使用阻力帶),有助於增加肌肉量,提升基礎代謝率,有助改善脂肪肝
- 日常多活動:如多走樓梯、步行、家務等,減少久坐時間
3. 維持良好作息與減壓
- 充足睡眠:睡眠不足會影響荷爾蒙分泌,增加食慾與脂肪堆積
- 規律作息:避免熬夜、三餐不定時,減少肝臟負擔
- 學習紓壓:壓力過大會影響代謝與肝臟健康
4. 醫生指導下藥物治療
- 目前尚無專門針對脂肪肝的藥物,但部分抗氧化劑(如維他命 E)或糖尿病藥物(如匹格列酮、索馬魯肽)在醫生指導下可輔助改善脂肪肝指數
- 用藥前請務必諮詢醫生,評估個人健康狀況與適用性
5. 保健品輔助
- 部分保健品如薑黃、朝鮮薊、啤酒酵母、穀胱甘肽等,具促進肝臟排毒、抗氧化、減少肝脂肪堆積的作用,有助於改善脂肪肝
- 建議選擇成分天然、具臨床實證的產品,並配合健康飲食及運動習慣,才能發揮最佳效果
- 對於酒精性脂肪肝患者,最關鍵的治療措施是徹底戒酒。即使飲食與運動習慣改善,若不戒除酒精,肝脂肪堆積與肝臟損傷仍會持續惡化。戒酒後,多數患者的肝脂肪可逐步減少,肝功能也能恢復,之後遵從上述提到的方法即可改善脂肪肝。
草姬健肝丸 助你擊退脂肪肝
脂肪肝雖然初期症狀不明顯,但長期不改善,脂肪肝將嚴重威脅肝臟健康。若你有肝脂肪過高、脂肪肝指數異常、三餐不定時、作息不規律、經常熬夜或飲酒等生活習慣,建議及早採取行動,從飲食、運動、作息多方面著手,保健品亦能發揮關鍵的作用。
草姬健肝丸採用多重專利成分,包括日本米糠 Policosanol、美國 C3 薑黃及 BioPerine 胡椒素,能有效降低肝脂肪及肝酵素指數,臨床實證可顯著改善脂肪肝指數。產品特別添加朝鮮薊、啤酒酵母及穀胱甘肽,全面提升肝臟解毒、抗氧化及修復能力。產品成分天然,不含西藥,適合長期保健及有肝脂肪困擾人士日常使用。
想了解更多草姬健肝丸的成分、功效及用家見證,或立即選購,歡迎前往 Zinomall 草姬健肝丸產品頁面,為你的肝臟健康把關,邁向遠離脂肪肝的健康人生!
參考資料:
[1] 逾四分一成年港人患有脂肪肝 情況不容忽視 中大首推無創肝脂肪檢查 助患者及早診斷 | 香港中文大學-閱肝
肝發炎指數異常!到底要不要緊?- 好心肝會刊 | 肝基會
脂肪肝是什麼?認識脂肪肝原因、症狀、飲食改善、診斷 - Hello 醫師